茂陵,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,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,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、修造时间最长、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,被称为“中国的金字塔”。

其实想去参观茂陵的想法已经产生很久了,当我看完《中国通史》这部具有教育、了解等多方面的历史纪录片时,这种想法就孕育而生了,不光是茂陵,所有中国古代帝王陵墓都想去一探究竟(当然不是dm,手动微笑)。与其说是由这部纪录片影响的,倒不如说是17年去参观兵马俑的时候留下的一个小小遗憾,17年国庆节计划包含了秦始皇帝陵,结果因为某些原因取消了,所以在心里留下了这个小火种,一直到看《中国通史》的时候才复燃,并愈演愈烈,不可收拾!


随着国庆黄金周的来临,暨祖国70周年华诞,加上公司假期足够长(11天,想想还是激动不已),所以就愉快的决定了再次去西安(咸阳),算是弥补上次的遗憾。。在课本里面,我们对汉武帝的认知仅仅只有历史课上的“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的鼎盛时代,凿通西域、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统一思想”,但进一步了解,就会发现,汉武帝这个人也是好大喜功,不可一世......。计划顺利进行,到了西安站还没叹息西安古城墙的沧桑与峥嵘,便向西安北站出发,再到咸阳秦都站,由于时间赶不上,中间还改签了一次索性没有耽搁。


大致路线




在去往茂陵博物馆的路上,行人稀少,每一班公交车到站,下车的就只有几个人,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停靠,也许是路途较远!经过 ‘长途跋涉’,终于来到了茂陵博物馆。终于不用排队买票了进入博物馆,思绪也从21世纪穿越盛唐、隋晋、三国、东汉,回溯到西汉。茂陵博物馆位于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,这里地处咸阳市与兴平市之间的一块黄土高地,因有汉高祖长陵、惠帝安陵、景帝阳陵、武帝茂陵、昭帝平陵而称为五陵塬。汉代时这里属槐里县茂乡,这也就是汉武帝陵称为茂陵的原因。


茂陵博物馆没有设在茂陵,而是在距茂陵东约一公里的霍去病墓。1956年,茂陵文管所成立,所址就位于霍去病墓前,当时仅有3间瓦房,16件大型石刻。1961年3月4日,国务院公布茂陵、霍去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之后,茂陵文管所升格为茂陵博物馆,并不断整修、扩建,目前,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,馆藏文物4100多件,国宝级文物14件,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、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当代史博物馆。


博物馆中间的大道(手机摄像头出问题了,凑合一下)


从透花门进入博物馆,呈入眼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,这也是博物馆的中轴,一直延伸到霍去病墓墓顶。穿过朱雀门是琳池,但见仿汉建筑群林立,亭台楼阁参差错落,琳池喷泉碧波荡漾,苍松翠柏芬芳馥郁。


琳池一角


在琳池的北岸,是两座石刻亭,西亭内,陈列着著名的“马踏匈奴”石刻。石刻高1.68米,长1.90米,历来被公认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,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杰作。它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,使用一人一马对比的形式,构成一个高下悬殊的抗衡场面,揭示出正义力量不可摧的主题。

马踏匈奴一



马踏匈奴二



略过石刻亭,矗立着的是霍去病的墓碑,由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写:‘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’。


霍去病墓碑


霍去病(公元前140年—前117年),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青年将领。他十八岁起领兵作战,二十四岁霍去病病逝,短暂的一生,六次率兵平定西部边陲,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为西汉王朝的统一、巩固,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为纪念他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,霍去病的墓冢酷肖祁连山

霍去病

网络配图



陡峭的石阶




龙洗一




龙洗二



在沿着陡峭的台阶忘墓顶爬的时候,偶见两个后辈搀着老人向上攀岩。



登临揽胜亭,可以远眺茂陵,也可以将四周景色尽收眼底。揽胜亭,大概意为纪念霍去病一生的战绩,将胜利揽入。亭子的石板刻有青龙、白虎、朱雀以及玄武。


揽胜亭



眺望茂陵


据工作人员介绍,从墓前上来的需要从后面下去,从后面上来的则需要从前面下去,至于为什么,规矩顺序不能乱,乱套了成何体统。

从墓后山下去依次是三窝神石、去病石、霍去病纪念馆。

三窝神石:许愿神石,三个洞口竖着排列,将心愿投入里面,投得越高心愿越大。

去病石:据说是由汉武帝亲自题写,病字没有头上的那一点,意为病一点都没有。

纪念馆:霍去病戎马且短暂的一生。



由于时间的原因,卫青墓就跳过了,又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,沿着后山下去,在陈列室里面走了一圈,感叹岁月的峥嵘。


陈列室的模型



部分陶器


离开博物馆的时候,工作人员也好心提醒可以去前面一公里不远处的茂陵看看,这也是此行的最终目的。


博物馆外面直通茂陵的大道



茂陵



墓碑一



墓碑二




李夫人墓


李夫人——历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汉武帝皇后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、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。汉武帝刘彻的宠妃。李氏平民出身,父母兄弟均通音乐,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。 前112,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,获封夫人,深得汉武帝的宠幸,曾侍武帝起舞,歌曰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!”。成语——倾国倾城因此而来。


整个茂陵陵园呈方形,分为内外两城,四周环以围墙。城墙东西长431米,南北宽415米,墙基宽5.8米,四面的正中开辟有门。封冢为覆斗形,高46.5米,东西长231米,南北长234米。“在西汉,以西为尊,卫青、霍去病、霍光....均在茂陵东侧,独李夫人墓在西边,这可能就是中国人怕老婆的原因吧!”讲解员打趣道。封土有多高,地宫就有多深,可见茂陵陪葬品之丰富。


在茂陵还有一个有关风水的故事(根据网络及讲解员修改):

武帝入葬后没过多久,茂陵就被盗墓贼盗掘,盛极一时的西汉王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落。而东方朔大失水准的判断,以及他自己的墓葬,亦在坊间成为了话题。有人说,东方朔当时起了私心,故意瞒着汉武帝,把茂陵址故意向上移了一段,却将真正的宝地留给了自己。他还特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种了一棵小树,目的就是日后能顺利找到此处。东方朔一直把这个秘密深藏心底,从未说与人知,直到咽气以前才把儿子叫到床边,叮嘱道: “我死后,你去茂陵下面找一棵老树,找到后就把我埋在那儿!切记切记!”他的儿子很有孝心,就依照父亲的遗愿把他葬在了那里。就在东方朔下葬后的第二天,他的墓骤然长高了五丈,第三天,墓又高了五丈,几乎就要高过汉武帝的茂陵了。天神看不过去了,说你东方朔区区一个风水先生,坟墓怎么能比汉武帝还要高呢?天神一怒之下,便捡起一块石头压住了东方朔的墓顶。由于被天神扔来的石头压住了,东方朔的墓便也不再长高了,后人就把东方朔的墓称作“压石冢” 。后人说,就风水而言,东方朔的压石冢要比汉武帝的茂陵好。在压石冢处,可以“卧看长安” ;在茂陵处,只能“坐看长安” 。雄才大略如汉武帝,到头来竟然被一个风水先生算计了,这也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败笔吧。


离开茂陵,感慨万分,思绪万千。


后续:参观其他帝王陵墓,首选自驾游!多努力一点,距离梦想就近一点。下一次争取自驾游。


最后修改:2019 年 10月 09日 00:21:40

文章声明:非特殊说明,本文版权归 凌萍分享 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标题:参观茂陵
本文标签:汉武帝,刘彻
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;赞赏将用于服务器、域名开支